·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 | 工作室介绍 | 学术思想 | 名医传承 | 哈氏弟子 | 新闻中心 | 视频资讯 | 哈氏医案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 站群网站发布  >  天津哈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  >  名医传承
哈荔田教授学术思想要略
                                   2014-08-18 11:24
....................................................................................................................

  哈荔田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父文林公,父振冈公皆以医术精湛而蜚声津冀医林。其父振冈公毕业于直隶保定医学堂,中西兼修,学从易水,为中西汇通派。哈荔田教授天资聪颖,幼承庭训,遂立志学医,1928年即随父学医侍诊,攻读医籍,研习古文。为求深造,于1931年考入北平华北国医学院,深受施今墨、周介人、范更生等老师喜爱,由于他执弟子之礼恭谨有加,一些医学大家为其诚意所感,亦每给予认真点拨,1935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此后,悬壶津门,并继续得到他父的教诲。

  哈荔田教授家学渊源,他承传祖业,广学博采。在华北国医学院就读期间,他系统学习中西医学知识,刻苦钻研中医,对四部经典通本诵读;他还多次到北京协和医院学习,虽学习西医,但他仍坚持中医为本,西为中用,学习西医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医。此外,哈荔田教授还搜集了萧龙友、孔伯华、恽铁樵、丁甘仁等名医方案手迹,潜心学习,对其增长学识,开阔眼界大有裨益。(一)强调学有渊源,倡导勤于读书,博采众长 哈荔田教授认为学习中医,首先要专心,其次要勇攀高峰。树立高远目标,作为努力之方向,做学问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不畏艰苦,只有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方能有所得。

  哈教授指出一切知识才干无不源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他认为《内经》为中医理论之渊薮,为医不读《内经》则学无根本,基础不固。他倡导“博采众方”,他自年轻时就有收集各家处方的嗜好,在华北国医学院求学期间,不仅深受施今墨、周介人、范更生等前辈之亲自教导,也曾得到一些临床大家的点拨,可谓转易多师,博采众长,加之哈师素有搜求名医方案、手迹的癖好,每有所得,如获至宝。

  哈教授最值得称赞的是活到老,学到老,手不释卷,到其临终前,案桌上还摆放着医书及研究心得。凡中医药及西医学新发现、新知识及研究成果,他都孜孜不倦地学习并应用于临床及科研。(二)强调“扶正固本”,指导临床防病治病

  扶正固本又称“扶正培本”或“扶正培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法则,属于八法中的补法。它是根据扶正祛邪,标本缓急,治病求本等法则综合衍变而来的。哈老崇尚易水学派,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特别重视“扶正培本”,尤其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学术思想,认为先天不足可以后天补之,为探讨中医药学养生防病和抗衰老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运用作出了宝贵贡献。他认为,扶正固本的作用在于预防疾病,治疗虚证,挽救危急,调摄康复等方面。他还认为,扶正固本的治疗原理,在于补益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之不足,调动自身的能动作用,调整阴阳,纠正偏盛偏衰,使之归于平衡。

  (三)整体观是妇科辨证的基础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哈老认为:中医学关于人体统一性的认识,体现在妇科方面,首先是要以相互联系的观点,全面、整体地认识妇女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例如:妇女在解剖上有胞宫,此为行经和孕育的器官,因而妇女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不同于男子的特点。胞宫除与脏腑十二经脉互相联系外,与冲、任、督、带各脉,特别是与冲任二脉的关系更为密切。又由于经、孕、产、乳的物质基础是血,而血的生成、统摄和运行,又有赖于气的生化和调节。而气为肺所主,肺朝百脉输布精微,下荫于肾。因此凡经、孕、产、乳各方面的疾病都不只是胞宫局部器官的病变,而是机体在致病动因作用下的整体反应。因此,对于妇科疾病的探讨,必须从整体出发,既要了解邪中何经,病在何脏,又要重视脏腑、气血及冲任二脉之间的相互影响,找出病机所在,切忌只着眼于某一因素,而忽略了其他相关因素。

  (四)强调肝、脾、肾三脏在妇女生理、病理上的重要意义

  哈教授认为,妇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然气血之化生、运行、敷布、施泄等,无不与脏腑功能活动有关。其中以肝、脾、肾三脏在妇女生理、病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王肯堂指出:“女子童幼天癸未行之前,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属厥阴;天癸既绝,乃属太阴经也。”强调肝、脾、肾三脏在妇女生理、病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调理妇科疾病中要特别重视肝、脾、肾三脏的作用,并注重三者之间的关系,切不可顾此失彼。1. 调肝肝藏血,主疏泄,性喜调达舒畅,在妇女生理病理特点上占有重要地位,故有“肝为女子先天”之说。肝与冲任二脉通过经络互为联属,肝之生理功能正常,则藏血守职,气血调畅,冲任通盛,月经以时下,胎孕产乳皆正常。若因情志抑郁,肝失疏泄,不能遂其条达之性,或肝不藏血,肝血耗伤,则可导致多种妇科疾病的发生,因而有“万病不离乎郁,诸郁皆属于肝”之说。2. 健脾胃哈老认为,脾胃功能正常与否,也是妇女生理病理特点的主要反映。但脾与胃的生理特点又有不同,而用药则宜顺应其性。如脾司中气,其性主升,又为阴土,易损阳气,故治脾应针对其特点,用药多以温阳、益气、升清、化湿,辟秽等法为主。而胃主受纳,其性主降,又为阳土,其性主燥,最易受热邪影响而耗伤胃津,故治胃之法多以和胃降逆,清热养阴为主。

  脾与肝的关系甚为密切,脾主运化可以散精于肝,肝主疏泄可助脾胃之升降,在病理上肝病可以传脾,脾病也能及肝,故治脾又宜兼舒肝,以期土木相安,和平与共。如脾虚所致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病,见有面色淡黄,精神倦怠,心悸气短,食少腹胀,大便溏薄,甚则肢面浮肿,舌淡苔白等症状者,常用四君子汤加当归、川芎、柴胡、香附等药,培土疏木;或用逍遥散加党参、扁豆等从肝治脾。

  脾与肾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关系也十分密切,如脾胃的升降纳运功能,有赖于肾阳命火的温煦,才得以不断运行。倘肾阳不足,火不生土,则可导致脾胃升降失司;反之脾阳久虚也必累及肾阳,故治脾尚须兼温肾。3. 补肾肾主藏精而寓元阳,为水火之脏,主生殖而系胞脉,与妇人之月经、胎孕关系甚为密切,补肾包括滋补肾阴(精)和温补肾阳(气)两方面。滋补肾阴常宜兼益肝、涩精。哈老恒以二至丸为基础方,加杜仲、枸杞、何首乌、当归等,俾血能化精,子令母实。又因肾主封藏,肾阴亏损,封藏失职,则精易走泄,故又常加五味子、菟丝子、桑寄生、山茱萸之类补肾涩精,以固封藏。临床凡由肝肾阴虚所致之经闭、不孕、崩漏、带下、滑胎等病证,每以上述方药为主,视具体病情加减。对于肾阳虚者,据“精能化气”之旨,宜温补肾阳兼用温润填精之品,诸如鹿角胶、紫河车、巴戟天、狗脊、菟丝子、川续断等;若兼四末不温,小腹冷痛等虚寒之证,则加仙茅、淫羊藿、补骨脂、艾叶、吴茱萸等温阳散寒之品,而对辛热劫津之干姜、附子、肉桂等一般较少应用,即使确有下元虚冷,寒湿不化,见面白肢厥,重衣不暖,肢面浮肿,脉象沉迟等症而必用时,亦不可重用久用。

(五)妇科诊法注重腹诊

  哈老指出腹诊是切诊的组成部分,在妇科诊疗中当给予应有的重视。腹诊在妇科临床有其特殊意义。

  1.胸胁部。一般说来胁部症状可有疼痛或胀满的表现,而胁痛的性质有胀痛、刺痛、隐痛、灼痛之别,病因有内伤、外感之分,发病有虚实寒热之异。肝气郁结者,医者以手指自肋弓下,沿前壁里侧,向胸腔按压,可觉有抵抗感,轻轻按抚则嗳气频作而自觉舒畅,并兼有胸闷,纳减,胀痛常随情志变化而增减,多见于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病证;痰入肝经者,按之有膨满感,同时有压痛,常兼有头晕,肢麻等症,多见于月经量多、色淡,或带下黏浊等。亦有因肝经虚寒致胁肋胀满者,则内部按之空虚而无抵抗感,多兼见气急,视物模糊,脉象迟弱等症,可见于痛经、月经过少、不孕、带下等。

  2.腹部。在妇科疾患中,较常涉及脐腹、小腹、少腹等部位。检查腹部多取仰卧位,令患者下肢伸直,轻轻振腹以测其感,然后屈膝,或侧卧,使腹部肌肉松弛缓和,以便系统地进行腹部望、闻、问、切、按等方面的检查。

  首先是望腹,主要观察腹部形状的隆起或下陷,皮肤的滋润或枯萎等方面的情况。一般下陷者多虚,隆起者多实。如妊娠气血亏虚,不能养胎,可见腹部松弛下陷之象,多为胎萎不长,或胎死腹中。又如妊娠腹部隆起,腹大异常,多为胎水肿满,羊水过多之证。此外,皮肤滋润者气血尚盛,枯燥者津血已伤,肌肤甲错者,多为瘀血内结,可见于闭经。望任脉之凹凸可辨气之盛衰等等,皆属于望腹的内容。闻腹主要是用听觉来察知腹部的声响,如肠鸣、矢气、胎声等。张山雷认为“妊娠腹中啼声,确是时或遇之”是胎动不安的表现。

  问腹主要询问患者腹部是否有胀满、疼痛等方面的症状,腹痛有在气在血,属虚属实的区别,其疼痛的性质,特点各异,治法亦迥然有别。根据腹痛之在经前经后,喜按拒按,以及对冷敷热敷的喜恶等特点,以分辨其证候的虚实寒热等类型,在诊断上有一定指导意义。

  切腹是腹诊的主要内容,切腹即医者以手掌或手指密切接触腹壁,以检查腹部的坚软温凉,有无压痛或癥块等。有关切腹手法的运用,《内经》有鼓、按、推、循等多种手法,可单用,亦可合用。切腹时,先对腹壁作一般观察,如腹壁的紧张度、弹力性,以及有无压痛、癥块等。之后应按脐部及两侧,以候冲任之气的盛衰。切腹时,临床每需根据不同的目的,而有不同侧重的检查。

  3.腰部。腰为肾之外府,带脉之所循,冲、任、督三脉均受带脉之约束以维持其正常功能。因此,候腰部的情况,可以了解冲任及肾气的盛衰,临床体会,按捺腰骶部,如有压痛点,则为冲任失调的反应,可见有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病证,敏感点多在八髎穴部位。

  (六)独创心胃同治法治疗冠心病

  哈荔田教授不仅在妇科有丰富经验,内科亦有很深造诣,并有独特经验。尤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独到之处。他指出目前治疗冠心病,虽由单一的活血化瘀法发展到多种治法,如益气养阴法、舒肝解郁法、温阳滋肾法等,但多忽略脾胃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故对治疗冠心病提出标本同治之心胃同治法,以调理脾胃为主,佐以活血化瘀之“心胃同治方”,临床每获卓效。

  哈荔田教授一生为中医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天津市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网站导航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北方网
备案序号:津ICP备09002945号-8
您是第674755 位访问者